臺灣木工機械在技術和質量方面對中國大陸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優勢。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后,巨大的市場需求使一些優秀的私營木工機械企業崛起,帶動了木工機械行業的質量和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國大陸通過吸收國外先進的設計和制造技術,產品質量性能迅速提高,大大縮短了與先進國家和地區的差距,正在追趕臺灣木工機械產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比較一下,大陸與臺灣木工機械在設計制造過程中存在的差距。
1.臺灣超過80%的木工機械制造企業集中在臺中。臺中是臺灣的制造中心,機械加工能力強。臺中的機械制造社會化分工程度高,能方便地以較低的價格委托生產出高質量的零配件。需要高精度加工的零部件都大量采用加工中心加工,很好地控制了加工精度,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精度和可靠性;木工機械廠商集中在臺中,有利于同行業技術交流;廠家集中帶動了配件產業興起,制造商能方便地就近采購高品質配件、電器元件和液壓元器件。
2.在產品標準方面,臺灣木工機械廠標準制定都比較完善,對提高產品質量和出口產生積極的影響。大陸在標準制定方面仍存有明顯的滯后,一些產品仍沒制定出國家標準。
3.在國際認證方面,臺灣廠商普遍通過了歐洲的CE論證,產品可以直接打人歐美市場,而大陸方面只有部分企業通過CE論證。
4.臺灣木工機械行業是島內有代表性的機械行業。當地政府對木工機械的發展給予了支持的政策,在資金上給予扶持,木工機械行業在國外參展時,也得到當地政府大筆補貼,有利于在國際競爭。
5.臺灣木工機械廠商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產品設計上能按客戶要求靈活運用。大陸木工機械制造商以新興起的企業為主,正處在快速上升階段。
6.臺灣企業對選用原材料的經驗豐富,也慣于使用品質較高的原材料。大陸多數企業還處在以“物美價廉”為主的競爭態勢。
7.臺灣產品以外銷為主,在適應客戶需求上敏感,反應快。通過密切的對外聯系和參加國際展覽,能緊跟國際發展的趨勢潮流。在應用新技術方面,利用臺灣當地的科技,應用電子技術方面更積極和便捷。 |